积极排查“瘦肉精”生猪
“瘦肉精”事件被集中曝光后,上海市立即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工作。“我们开始要求各区县有关部门立即对辖区内生猪屠宰场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并且组织各生猪屠宰企业开展自查工作。检查内容包括:是否按照有关屠宰操作规程进行生猪屠宰;是否严格执行生猪屠宰检疫、肉品品质检验、“瘦肉精”自检、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制度;屠宰工人及品质检验人员的配置是否合理;屠宰设施、设备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猪肉流通追溯系统运行是否正常,相关数据上报是否及时、准确等等方面,对自查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整改。”张新生告诉记者。
“每周都得抽检两次。”张新生介绍,上海市相关部门加大了对生猪屠宰场“瘦肉精”的抽检频率,并重点加大对河南省生猪“瘦肉精”抽检比例,以保证生猪肉品的质量安全。
完善肉品可追溯体系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上海市通过压缩关闭不达标、规模小的生猪屠宰场,规范生猪屠宰行业秩序,目前,全市生猪屠宰场已压缩至15家。与此同时,上海市鼓励企业建设现代化生猪屠宰加工厂。“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上海市已经建成投产上海五丰上食现代化生猪屠宰加工厂,而另一家现代化肉类加工企业——上海雨润肉品加工流通中心也于2008年底开工建设,即将正式投产。”张新生介绍说。
据了解,近几年上海市投入1500万元生猪屠宰场改建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生猪定点屠宰场信息化管理、环保设施、检验、检测设备及冷链建设。目前,全市有3家生猪定点屠宰场通过HACCP认证,另有2家通过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认证。
“我们规定生猪定点屠宰场对进场生猪必须按每批次5%比例进行‘瘦肉精’残留检测,未经检测和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场。”张新生坚定地说。针对肉类流通领域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上海市逐步加强对生产加工源头的准入管理,积极推进生猪和生猪产品产销对接制度。“我们通过企业申报、审核推荐、进沪备案等方式,形成产销对接企业名录,向社会公示。”张新生表示,目前,全国已有18个省市的1105个生猪饲养基地和11个省市的108家肉类加工企业,与上海市生猪屠宰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卖场或肉类配送中心签订肉类产销协议,落实企业责任,建立了稳固的产销对接关系。
“从2005年开始,我们就从制度和技术支撑等方面探索建立猪肉流通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完成本市猪肉追溯系统建设。”张新生告诉记者,上海市在800家标准化菜市场、11家肉类批发市场、16家肉类配送企业、13家生猪屠宰企业、181家大卖场和36家外省市肉类加工厂全面建立猪肉信息追溯系统,构建上海猪肉流通信息数据库,形成上海市猪肉流通从生猪屠宰、肉品批发到零售终端全过程、全覆盖、较为完整的肉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
完善安全监督管理
为满足市民需求,提高猪肉产品质量,上海市相继关闭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小型生猪屠宰场,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五丰上食、安森、雨润等大型肉品加工企业集约化经营和发展,推动上海猪肉屠宰企业的优化布局。“今年,上海市打算组织生猪产品产销对接会议,完善产销对接机制,引导国内大型肉类加工企业进入上海市场,提供货源稳定、优质安全的生猪产品,保障市民肉类消费安全,做到肉品源头可追溯。”张新生坦言,健全法规制度,修改和完善现有的《上海市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同样成为完善可追溯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