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经济半年报:宏观政策背后的故事(5)

2011年07月13日 10:43 来源:央视网-经济半小时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李稻葵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

  总体的形势就是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但是这个物价比较高的这么一个态势,到了下半年如果不出大的意外的话,也会有所放缓。

  杨瑞龙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现在看,那个67月份这个整体通胀水平还是继续保持高位。下半年的通胀水平可能会保持在上半年的通胀水平可能略有下降,但是不会下降的太快。

  曹远征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曹远征:我们认为今年短期来说,对中国宏观经济,对经济增长还问题不大,大概经济还维持在9%以上,我们一直在9.3左右,通货膨胀率大约在4.8%左右。

  7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发布了《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报告称,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会实质性放缓,不会出现滞胀。报告预计2011年,我国全年GDP增速在9.65%左右,全年CPI将呈现前高后底的态势,涨幅将达到4.7%。专家们认为,2010年以来食品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CPI快速上升,很可能造成业内和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错误判断,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预期下半年的经济走势和通胀水平,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

  李稻葵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

  李稻葵:整个来看,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应该说是比较健康的,大家关注的关注点应该放在结构调整,应该放在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不是一些宏观性的指标上来。

  张燕生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所所长

  张燕生:一定要从目前我们国内的宏观环境和全球的环境,和我们现在发展所面临的结构性的问题,也就是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保稳定,所面临的这些问题都不是短期的问题。

  今年以来,稳定物价、管理通胀预期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上半年,我国持续推出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过密集的货币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从2011年1月开始,央行经过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截止6月20日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已经达到21.5%,另一方面,央行还利用利率工具回收流动性,从去年10月起大致保持每两个月加息一次,以应对通胀压力。对于这些政策措施,专家们又是怎么评价呢?

  曹远征:我们认为它的货币政策已经在显示着效果,物价的上涨态势在减缓。但是话又说回来,它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在结构性物价上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也就是说它不能完全是靠货币政策来消除这样一个物价上涨的压力。

  张燕生:中国目前的宏观调控应该是多管齐下,也就是说核心的问题还是,也就是变当前的稳定物价的压力为动力。

  面对持续存在的负利率,通胀压力持续高位,专家们普遍认为,下半年我国的宏观政策应该更加侧重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当前稳定物价的压力为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李稻葵:我想我们的政策在强调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之上,就是延续过去的政策,不做大回头,不翻烙饼,不走回头路,在强调连续性、稳定性的前提下,可能要增加它的针对性、灵活性。

  杨瑞龙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杨瑞龙:我们不能寄希望于通过货币政策来反通胀,还要有其他政策来配套,这样我们可以更多的既能够反通胀又能够保持我们增长的连续性,因为增长的连续性在当前中国是和保民生一样,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开始关注经济运行的宏观数据,因为这些数字和图形背后,是事关我们每个人的住房、就业、收入、物价的各种民生指标。

  从这些宏观经济指数上看,GDP增速回落、CPI上升, 控通胀、抑房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们面临的挑战不算少。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这样那样的艰难险阻,还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问题。

  然而我们坚定地相信,只有推进改革开放才能走好“中国道路”。中国才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人民才能更加普遍和以更高水准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