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大学生四年四次赴西部山区支教 曾遭疑“作秀”(2)

2012年03月05日 14:01 来源:长春晚报 参与互动(0)
大学生四年四次赴西部山区支教曾遭疑“作秀”(2)
简陋的教室。
山区的孩子们渴望更多知识

  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家访

  家访是每次支教的重要内容。虽然交通不便,四周的黄土高坡也没那么险峻,但支教队员所走的山路仍是惊心动魄。“这些学生家有的还算近,步行20分钟左右,有的则很远,单程要走2个小时。我时常在想,是什么力量让这些孩子每天走这么远,坚持上学。后来我明白了。当地虽然穷,但人们很重视教育,有的父母即使在外辛苦打工、捡破烂,也不让孩子辍学。‘家有千石粮,不如一人在书房’,是无数西部大山农民的信条。”与梁钶同在东师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的陈懂勤同学说。

  看看梁钶笔下的会宁山区老屋是啥样:“简单,错落有致,破旧,明了干净,任何一家的屋子都是那么疲惫,尝尽风雨发黄的窗纸汲取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刻下他们长长的叹息和佝偻的身影。粗糙的泥土,发黑明亮的瓦片记录了孩子们成长的足迹,这些天真灿烂的笑声是这陈旧的老屋里唯一的亮点,发白的土墙上贴满一张张喜庆的大红奖状。除此再也找不到额外的修饰,一桌,一椅,热情的气息在这简陋的小屋饱满丰富。家访顷刻被包围成一个小圈,一双双透澈的目光,带着微笑,饱含感情。近距离地瞅着,一言不发,这是他们最丰富的内心表白。”(摘自梁钶的《老屋》)

  在这四处黄土高坡的山沟子里,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不管是当地老师,还是送菜的农民,大家都对这些支教大学生们格外的热乎。当地人对知识的尊崇和渴望,让梁钶他们更坚定了做好支教工作的信念。支教的20多天里,这些“小老师”们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魅力语文、特色数学辅导、英语视野、自然科学、地理、励志人生、音乐、美术、体育比赛等等,这些课程让孩子们看到大山以外的世界,为他们注入了新思想、新知识、新气息。

  用树枝在沙土上练字 孩子们感动志愿者

  生硬的馍馍,冰冷的凉水,用树枝代替笔,用地面做纸,孩子们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崎岖的山路,狭窄的羊肠小道,光秃的山脊……这就是西部山区贫困孩子上学的真实写照。

  支教期间,梁钶他们总会被眼前的所见所闻感动。在这里念书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离学校很远,正因为如此,孩子们每天都把一天的干粮带足,而他们的午餐无非就是一瓶水,一些馍馍,一个辣椒,或者一个辣片。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孩子们却吃得津津有味。对“小老师”们带来的学习用具,孩子们更是爱不释手。要知道平时他们除了课本,没有任何课外读物;作业本除了学校发的以外,都是买最便宜的大白纸裁了用线订上的。即使这样,为了节约纸张,老师都是领着孩子们在沙地上练字。

  由于学校偏僻,这里的孩子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总想更多知道大山以外的事物,上课争先恐后地举手发问。于是,梁钶一有空就和孩子们谈理想、谈未来,说得最多的就是好好学习。

  每一次支教离别的场景都让人心酸,孩子们哭得像个泪人,乞求梁钶他们不要离开;家长们有的走上几十里山路为他们送行。“小梁老师,真舍不得你们走呀,我们全家忘不了你的大恩,等娃将来走出大山,有出息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报答你。”

  4年了,支教志愿者们的脚步没有停下。如今,在梁钶的策划下,“梁钶暖春爱心助学公益组织”构架已经完成。他还在新浪微博、人人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页。梁钶说,他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西部贫困山区孩子的学习状况,帮扶更多的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带去更多的文具、图书等文化帮助和衣物资助,让他们吃好穿好,健康成长。

  梁钶还想回西部工作

  梁钶为西部义务支教的举动在社会上引起一定反响后,他的执著也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有人认为他在“作秀”,还有人认为他想从中捞取好处。梁钶说,自己没考虑更多,“如果我真想图点什么,那就是让山里孩子的生活有一点点改变,让他们多学一些文化知识,多感受一些大山以外的气息。”“有时候我也问自己,你这么付出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的确,短短几周的支教不能给他们很多知识,甚至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面对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十几年没离开过家乡的山区孩子,我们的付出就像一颗石子,会在孩子们的心里激起几圈涟漪,这涟漪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生根发芽。这就够了。”

  今年7月份,梁钶即将毕业步入社会。他告诉记者,毕业后他还想回西部工作,“过完年一直在兰州这边找工作……目前不是很顺利,我想坚持到四五月份,如果不行也可能回长春试试。长春是我圆了大学梦的地方,也相当于我的第二故乡。”

  梁钶很喜欢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座右铭:“不抛弃,不放弃。”他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在不同时刻,在不同地方,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这个家,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根都丢了,那他还剩下什么?”“我们一方面帮助孩子,另一方面也在净化我们自己,支教的经历是你在大学书本上学不到的。说到这我想到一个女孩,她是跟我两次到西部支教的付晓霞同学。她第一次去时什么也不会做,不会做饭,每次爬山路都觉得累,走得很慢,可她坚持下来了。第二次去时她不但学会了做饭,而且学会了如何去管理一个团队,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你能说她不是支教的受益者?”

  这就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心灵独白。为了西部,为了“贫困娃”走出大山,拥有心中的一片蓝天和梦想,梁钶仍在继续前行……(记者 肖虹 通讯员 解克兢)

【编辑:王慧】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