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看一下保障房计划,2011年计划开工1000万套,“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而且各地“军令状”——《保障性住房目标责任书》已签,所有分配完成的目标任务必须在2011年10月底前全部开工。这就意味着,今年7、8、9三月各地将迎来保障房大规模集中建设的热潮;届时,保障房“问责季”或许也将如期到来。
在指标与时间表的双重考验下,各地方政府已无路可退;另一方面,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各地的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用地供应不得低于住房用地总量的70%,而此后公布的2011年全国供地计划中,这三类住房用地占78.6%,接近八成。在这种情况下,房企要想开发扩张或许也难以绕开保障房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怎样落实?如何化压力为动力成为关注焦点。
对此,“中国地产三剑客”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本来房企通过参与保障房建设获得稳定的利润,是一个非常好的盈利模式,但与高价拿地、高价卖房获取超高的盈利模式相比,建保障房对他们来说就是瞎耽误工夫。只有把房地产业的投机打压下来,消除房地产业的暴利机制,让开发企业意识到通过建保障房获得稳定利润对他们来说是有好处的。”
上海证券策略分析师蔡钧毅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的款项一般在三年内支付完毕,开发商回款有保证。相对于商品房项目,保障房项目的回款周期并不会因过长而构成财务压力,相反保障房能够成为地产企业稳定的收入来源。
认清了“钱”途问题,一些地方还在建设模式、土地政策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据了解,为了能够完成高额的保障房指标,许多地方政府已出台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设保障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相关部门对78家非房地产主业央企下达“退房令”后,前不久国资委首次明确要求中央企业“争取多种途径参与地方保障房建设”,以促进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专家普遍认为,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央企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但要防止出现借保障房之名行福利房之实。
曹建海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保障房市场都过于强化政府功能,而地方政府也是房地产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开发企业试水参建保障房,通过市场杠杆探索一条转型之路,政府则抽出身来进行市场监管。另外,对于问责必须落到实处。
资金缺口 金融机构:保障房项目是否有竞争力
专家:难在撬动8000亿元社会资本
除了保障房的盈利空间以及政策预期不明朗,保障房建设的另一个症结则是资金缺口。全国人大常委会曾有专题调研披露,中央政府提高了廉租住房建设资金补助标准,但地方反映仍然偏低,许多地方省级财政补助数额很少,筹资压力和建设责任主要落在市、县、区政府身上,基层政府普遍反映压力很大。据住建部公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保障房建设将达1000万套。若要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费用大概约达1.3万亿元,其中近三分之一的资金将由各级政府通过多渠道筹集。
对这种政府长期“买单”的形式,有专家表示担忧。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认为,企业要考虑成本核算和投资风险,而地方政府有中央制定的硬任务,就只能“千方百计”将这部分资金填上。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明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应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的任务。中央除了给政策以外,还应承担好资金转移支付的责任。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土地出让金是重要组成部分,但主体上还是要依靠税收。
曹建海则认为,考虑到保障房建设中的多数资金可以回收,只要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政府的压力,一定能促使地方政府从卖地转向住房民生,将绝大多数的土地出让收入用于保障房建设。
从金融机构操作层面来看,包括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都已对保障房建设表示出兴趣,但大多处于探索和观望阶段。
“同样一笔贷款,保障房项目竞争力在哪?”一家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不管是哪类房,银行做贷款基于自己的风险控制,就算是政府保障房也得让我看到还款来源。”该负责人表示,现在一方面流动性收紧,另一方面保障房建设周期长、贷款回收不确定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