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问题各方博弈:欧洲态度转变 美国陷纠结
俄罗斯 确保紧要利益
记者 陈效卫
说到底,还是要确保俄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和话语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俄海军在地中海的唯一前沿存在——塔尔图斯港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11月17日宣布,俄决定动用远程战略轰炸机,从本土起飞参与叙利亚空袭行动,将把空袭强度增为原来的两倍。
在当天举行的俄国防部视频会议上,绍伊古向俄总统普京表示,俄军将动用25架远程战略轰炸机,从本土起飞深入叙利亚全境对恐怖分子实施打击,在空袭行动中还将采用远程空基巡航导弹。绍伊古说,当天在图—160、图—95MC、图—22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参与下,已完成82架次空中打击。空袭中首次利用远程空基巡航导弹,摧毁包括恐怖分子指挥所在内的140个目标。
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说,俄17日的空袭行动使叙政府军得以全线向北进攻,在阿勒颇省夺回40个居民点。
应叙利亚政府要求,俄罗斯9月30日开始对叙境内的“伊斯兰国”目标实施空袭。截至11月17日,俄空天部队对“伊斯兰国”目标发动近1900次空袭,摧毁“伊斯兰国”在叙约2700个包括指挥部、弹药库和训练中心等在内的军事目标。俄罗斯此番对中东的强力干预,在全世界,尤其在美、欧引起强烈反响。
俄罗斯支持叙利亚的历史并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有曲折。2012年2月,俄罗斯曾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代表会议上提议让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体面”下台。当时,美、英、法三国想当然地认为叙利亚政府注定失败,对此提议置若罔闻,从而错失解决叙利亚危机的良机,导致今天乱局持续。此后,俄罗斯转而大力支持俄在中东地区的这位传统盟友,不但一直向叙政府提供军援,而且在处理化武问题上也通过提出妥协方案等措施,使叙利亚免遭美国直接武装打击。
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院士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对于巴沙尔本人,俄罗斯说到底关注更多的,还是俄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和话语权。最直接、最重要的就是俄海军在地中海的唯一前沿存在——塔尔图斯港。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位于地中海东岸,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不仅是俄黑海舰队下属地中海分舰队驻地,而且是俄罗斯在独联体范围之外的唯一军事基地。
他指出,目前在叙利亚,巴沙尔、“温和反对派”和“伊斯兰国”三足鼎立。“伊斯兰国”作为极端组织,在国际上不得人心;“温和反对派”内,派系林立,即便在沙特等势力支持下上台,也无望快速整合全国。为保住塔尔图斯,俄罗斯唯一的选择就是加大力度,支持巴沙尔政权。得到了叙政府许可,俄罗斯的军事干预不仅合法正当,而且俄空袭行动由于得到了叙政府军的地面配合,作战效果也胜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过去一年多对“伊斯兰国”的打击。
彼得罗夫斯基认为,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的争夺,实际上也是西方政策逼迫的结果。苏联剧变后,俄罗斯曾努力“回归欧洲大家庭”,放松对后苏联空间和中东欧控制,想以此换取西方支持,但得到的回应却是海湾战争、南联盟战争和咄咄逼人的北约东扩。而美国在中东力挺“温和反对派”,又壮大了极端组织的势力,直接影响了俄罗斯南部地区的稳定与安全,为此俄罗斯被迫强硬出手。
俄罗斯此次选择介入叙利亚的时机也非常巧妙:欧盟正遭受难民潮考验,美国及其联军的反恐效果也一直难如人意,此时介入不仅给叙政府“雪中送炭”,客观上也极大强化了俄罗斯的影响力。
俄罗斯宣称,这次是要“从根本上恢复难民输出地的和平”“比西方更高效地打击恐怖主义”。无论从国际法还是道德层面,俄罗斯的上述理由均占据了制高点,令一向对俄持有戒心的美国无可指摘。在俄罗斯军事介入伊始,就有媒体评论西方对俄外交封锁失败,俄国际影响力开始提升。德国总理默克尔早就表示,解决“伊斯兰国”的问题,不能将俄罗斯排除在外。
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竭力避免陷入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设置的有关巴沙尔去留问题的话语陷阱,而是反复强调,与叙利亚政府军合作是为了打击“伊斯兰国”极端武装,避免难民问题进一步恶化。西方国家一直怀疑俄罗斯参与反恐的真正目的是巩固巴沙尔的地位并打击获美国支持的“温和反对派”。美国甚至称,俄罗斯打击的90%都不是“伊斯兰国”目标。对此,叙利亚驻俄大使哈达德表示,俄在叙空袭的目标是恐怖主义武装团伙,并非反对派或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