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大国航母政策反复却"殊途同归" 军事专家解读根源(2)

2011年09月16日 18: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换一任领导就换一种思路,同一领导的想法还老变,苏联的航母发展之路极其曲折

  比起美国,苏联的航空母舰发展之路更为艰难曲折。

  苏联政府及军方高层对于是否建造航母,长期争论不休,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个别决策者对航母的认识摇摆不定。

  十月革命后不久,苏联海军曾计划将未完工的“伊兹马伊尔”号战列舰,改装成能搭载40~50架舰载机的航空母舰。后来,苏联政府正式决定于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建造一艘航母,但很快这一项目就被取消。

  1938年之后,当时的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提出:要在几年内建造4艘航空母舰,并在1942年~1943年间建造出第一艘,甚至设计图纸都已基本绘制完成。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卫国战争,使得这一计划再次付之东流。

  二战时期,苏联曾俘获德军一艘未完成的航母“格拉夫·齐柏林”号,后来却下令将它作为靶舰。二战后,斯大林关于发展航母的思想继续变化着。他先提出到1956年,苏联海军要建成12艘航空母舰。根据斯大林的提议,苏联海军制定了一个计划:在1945年~1955年的10年内,建造4艘大型航空母舰和4艘轻型航空母舰。

  然而,斯大林很快又否定了这项计划,并指出:苏联海军重点实施近海防御战略,其主要任务是抵御西方从海上进攻苏联本土,支援陆军作战,破坏敌人海上交通线。因此要重点发展水面舰艇和潜艇,而不是航空母舰。但没过多久,斯大林又同意建造两艘小型航空母舰。于是,时任苏联海军总司令的库兹涅佐夫急不可耐地对外宣布:航空母舰很快将动工兴建。

  可惜,斯大林突然去世,而上台的是信奉导弹至上论的赫鲁晓夫,建造航母计划再次被打入“冷宫”。

  赫鲁晓夫认为:航空母舰如同“海上活棺材”,完全是“海上移动靶子”,在核时代海军将无所作为,从而下令退役和销毁大批已建和正在建造的大型水面战舰。

  结果,坚持发展航母的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被免职,大笔用于建造航母的经费被挪至发展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远程轰炸机上。

  直到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苏联高层才深刻认识到,航母对于保护远洋海上航线,以及探测和打击处于远海的美国战略核潜艇的能力。

  1964年,赫鲁晓夫的继任者勃列日涅夫上台,他提出有别于赫鲁晓夫的战略:既要准备打核战争又要准备打常规战争,并决定,在优先发展核武器的同时,把发展海军放在突出位置。

  自此,苏联海军才开始“名正言顺”地走上建造航母之路。1967年,苏军第一代直升机母舰首制舰“莫斯科”号在黑海舰队列装。1970年,第二代航空母舰“基辅”级航母开工建造。1983年,第三代航母第一艘“第比利斯”号开始铺设龙骨。到1991年年底,苏联海军先后共建造过9艘航空母舰。

  然而,苏联的解体,使得多数航母命运凄惨:或提前退役,或转卖他乡,或拆毁贱卖。而继承苏联主要海军力量的俄罗斯海军后来仅保留了一艘采用常规动力的“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并将其配属在北方舰队。

  冷战后的俄罗斯经济实力急剧下滑,军费大量被削减,因此俄海军不得不从全球收缩。此后,俄海军不仅未能再建新航母,甚至其仅存的一艘排水量6万吨左右的“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也经常卧港休息。

  不过,这些年俄罗斯经济有所复苏,军费也有所增加,加之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格外重视海军,使得俄海军建造航母的热情再度高涨。俄罗斯海军司令弗拉基米尔·维索茨基曾多次信誓旦旦表示:下一步,俄海军将设计和建造6艘满载排水量5万~6万吨的核动力航母,并在该级航母上装设蒸汽弹射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