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生代农民工深具中国烙印 多不愿回农村生活(图)(4)

2011年09月21日 10:41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工友,这是新民工们喜欢的代称

  微数据:在问到“你是否愿意进城时”,有44.7%的人明确表示愿意。

  调查对象中,认为自己进城务工身份地位提高了的有18.9%,认为自己身份地位没有变化的有43.4%,另有9.8%的人觉得自己的身份地位反而降低了。

  同时,有30.4%的人认为自己属于这个城市,有56.1%的人认为自己跟城里人一样地位平等。这说明,新民工对于进城务工都抱有一定的期待感和满足感,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寻找到更好的生活。

  16岁的饶翠在酒店做了三个月服务员后,离开了。原因之一就是在酒店会碰到有些素质不高的客人。直到现在,她回忆起来还显得有些激动:“就是用语言污辱我。讲得我都不成人了,尊严都被毁掉了!”

  25岁的崔红伟回想起在上海徐汇区的建筑工地上打工的日子,用了两个字:孤独!他说:“那可是徐家汇呀!连上网都要5元钱一小时。边上灯光越繁华,越觉得自己一个人没着没落,越觉得自己特别渺小,不知该到哪里去”。

  如今,他们聚在格畈社区一个叫草根之家的地方。崔红伟说,下班了没事就到这里来玩玩,和工友们聊聊天,下下棋。都是出门打工,大家有共同语言,再也没有孤独感了。

  草根之家由来自江西上饶的70后徐文财等外来务工者在2006年建立。最初只是一个网站,为农民工提供维权、学习、就业等各项服务。2008年,他们又在杭州九堡镇格畈社区租房创办了“草根之家”文化中心,将网络上的活动延伸到了现实生活中。

  徐文财说:“一直以来,农民工融入城市特别难,城里人对农民工总是有些不好的看法。不管是建立网上精神家园,还是现实中的文化中心,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把打工者积极向上的一面展现给城里人。”

  今天,这个草根之家,早已不是一个展示窗口,而是务工人员实实在在的精神文化之家。每天都会有活动,每天都有三四十位民工来参加。

  记者在草根之家和新生代民工交流时,还碰上两个年轻姑娘小伙拿着吉他和葫芦丝,兴冲冲地赶来学习。一问,老师就是草根之家的志愿者,白天开小修理铺,晚上免费教葫芦丝。

  辞去服装设计工作,在草根之家全职从事志愿者工作的80后安徽小伙刘恒送给我一本他们自己编辑的刊物《草根》,上面醒目地写着“体面劳动,尊严生活——工友自己的人文杂志”。

  在草根之家里,大家相互之间使用最多的称呼就是工友。这两个字听起来充满了温馨,甚至不容轻侮的肯定。

  刘恒轻轻地重复了一遍:“工友!是的,我喜欢这个词。”(记者 任琦 董颖)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