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冲向躁动城市阵列 物价房价疯涨工资不变(5)
“每一个人都努力去改变生活,可生活就是如此喜剧与现实。”站在三亚的海滩,海风吹过,潘家炎眼睛一阵干涩
3月25日,三亚的太阳已亮得刺眼,暴露在阳光下几秒钟,裸露的皮肤就会感到火辣辣地疼。
顾不得天气的闷热,潘家炎埋头修剪着酒店外围的多处盆景,一会儿工夫,汗水就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身上淡蓝色的工作服渐渐湿透了。
三亚,潘家炎呆了20多年。1990年,这个文昌人到距离老家100多公里远的地方决心“闯一番事业”。那时,这个北纬18度的热带小城从小渔村晋升为地级市刚刚不到三年,不少踏上这方土地的人希望有所作为。
当满怀期待的潘家炎出现在三亚时,眼前所见完全出乎意料,周围不是大海就是农田,除市中心有几条硬化过的路面外,其余的都是土路,最高的楼不过三层。
不过潘家炎并不后悔。“好歹从村来到城市,一定有机会的。”他安慰自己。
许多年过去了,潘家炎并没有混出个样子来。2002年,工厂倒闭,潘家炎成了下岗职工,“或许这是我人生的又一次转机。”攥着一次性买断工龄的3万元补偿款,潘家炎再次有了憧憬。
这次,潘家炎“狠”了一把,用买断工龄的钱与朋友合资买了辆面包车拉客。那年,因为整个海南岛没有一例非典,到海南旅游的人数“呼呼”地往上蹿。可跑了4个多月,挣了一些钱,却因证件不齐全被抓了。
后来,潘家炎在周边市场做些小生意,还承包土地种了些瓜菜。可农业靠天吃饭,一次,种了半年的香蕉,因一次强台风竟“颗粒无收”。
“还是踏踏实实找份工作,好好过日子吧。”几次折腾后,妻子明显苍老了。
随后,潘家炎找到了这份园林员的活,“挣得不多,但稳定。”就这样,潘家炎一干就是8年。
让孩子读书上大学,是潘家炎另一个梦想,就像当年他的父亲对他给予的期望一样:考上大学,改变身份,人生的路就会越走越宽。
好在女儿比较争气,考了所不错的学校,他稍感宽慰。今年寒假,女儿高兴地说,爸爸,等我毕业了,你就能找个轻松一点的活儿干,或者干脆在家养老。
当时,他笑了笑,可笑容里有点不自信。
前两年,三亚房价涨了,在三亚有个“家”是没法实现了。辛苦攒的8万元,潘家炎打算拿回老家修几间平房,“给母亲住得舒适些。”
“每一个人都努力去改变生活,可生活就是如此喜剧与现实。”站在三亚的海滩,海风吹过,潘家炎眼睛一阵干涩。他身后,游客兴奋地摆着各种姿势拍照留念。此时,潘家炎的脸上却是一脸的茫然。
游客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即便是那些买了房子的外地人,也不过将三亚看做度假投资之所,并没人真正留意,潘家炎这样的三亚人,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记者 吴雪君 赖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