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3)
与时俱进任重道远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与时俱进。邓小平同志曾经设想,到建党100周年时,争取在各个方面形成一套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同这一目标相比,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第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言,解放思想既是一种批判性思维,也是一种建设性思维。作为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以批判的态度改革一切不符合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的思想、观念和制度体制;作为建设性思维,要求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征程上,仍然有许多未被认识的领域和问题,仍然有许多未知的“必然王国”,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努力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第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最终目的是破除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因素,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实际利益。我们所采取的一切改革举措,都应该与改革的目的相一致,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符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相适应。
第三,增强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经过30多年来的努力,各方面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看到,现在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更需要强调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努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把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有机统一起来,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使改革兼顾各方面利益、照顾各方面关切,形成共同推进改革的整体合力。
第四,按照客观规律完善制度。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是资本主义所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既体现了我国社会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又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正是在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社会主义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运动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认识制度建设的长期性,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既坚定不移又循序渐进地推进各项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只要我们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就一定能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从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胜利。(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