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孙君玮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由于我国对石油等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高,在世界经济复苏和地缘政治不确定的风险下,高企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通过大量的进口传导到国内市场。近两次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就是最直接的例子。国内生产价格指数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关系密切,而生产价格指数又与消费价格指数中的非食品价格有较高的关联度。如果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升高,无疑对国内抑制通胀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林伯强教授表示,“油价上涨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影响较大,这种成本推动型通胀给我国的通胀形势带来很大的压力,短期内对石油安全尚构不成很大的影响。”
不过,回顾过去多次石油危机,也曾带来积极的一面,首先危机引发了世界能源市场长远的结构性变化,迫使主要进口国积极寻找替代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另一方面刺激了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的增长,提高生产率。欧佩克的份额已经从原来的80%逐步降低到目前的40%左右。
记者 张媛
相关链接
中东硝烟与国际油价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至1974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孕育了一次全球范围的石油危机,通常被称为“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6日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军用物资。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阿拉伯石油生产国运用“石油武器”,通过减产、禁运、提价等措施展开斗争。世界其他产油国如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也纷纷提高油价,幅度超过17%。战争结束后,为迫使以色列从被占领土地上撤军并承认巴勒斯坦人的权利,阿拉伯国家当年10月做出决定,继续减产和禁运。直到1974年3月18日,沙特等国才决定取消对美国的禁运。
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国际市场上石油的供求平衡被打破。除一些非阿拉伯石油生产国每天增加约100万桶的产量外,国际市场上还短缺约400万桶原油,占市场供应总量的7%。值得一提的是,在1973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 .011美元提高到10 .651美元。
第一次石油危机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分水岭”,宣告了西方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的结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从此关注能源在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促使其能源消费结构向多样化转变。第一次石油危机还催生出两大国际机构:1974年经合组织成员国同意建立国际能源机构;在法国的倡议下,西方主要国家从1975年起定期举行七国首脑会议,共同研究经济发展对策,协调立场,推动经济发展。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