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崇义镇南山村,水泥硬化的路面干净整洁。穿行在村子里,很多人家大门紧锁。虽已时近中午,村子却显得空旷寂寥。不时会听到孩子嬉戏追逐时的尖叫,再有就是几个老人或妇女聚在某一家的大门过厅里闲聊。之前记者对农村“空心化”的认知主要来自于媒体报道所引发的想象,而今第一次近距离地感受到了目前妇女、儿童和老人“驻守”农村的真切场景。
村民荣尚丰说:“村里青壮年基本上都在外面打工,很早就是这样了,其他村也一样。”
30多年前,农村分田到户,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热情,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田园牧歌式的农民生活似乎不乏诗意,而土地也为农村稳定和谐作出了无法磨灭的贡献。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农民对土地有了更多选择。
谈及此,西万镇西万村党委副书记田柏树直言:“在我们这儿,老百姓种地就图个口粮。”西万村是典型的“人多地少”村,全村9100多人有2500亩土地,人均还不足3分地。每户大约1亩地,年收入也就五六百元。
西向镇四街社区党支部书记靳军也颇有感触地说:“我们那里人均耕地也很少,仅靠种地挣钱,还没有出去打工挣得多。”
耕地的分散经营,使农村土地的综合效益有待提高。同时,由于农村出去打工的人比较多,也使得一些耕地闲置了下来。
就像田柏树所言,种地难道就图个口粮?
向土地要效益
田柏树所在的西万村是沁阳市土地流转整村推进的一个村,他对如何向土地要效益有着自己的体会。
基于农民朴素的公平思想,分田到户时,会根据土地的肥瘠等自然状况评定等级,然后按照等级进行合理分配。“这就导致了农户田地的条块分割,往往一家就1亩地,却分散在不同的地方,”田柏树说,“老百姓经常为沟沟坎坎的分界闹矛盾不说,耕种起来也极为不便,没法使用大型农机。在农业渐趋机械化的今天,这无疑会影响土地的效益。”
沁阳市太行办事处秘涧村村民张小随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种粮食的话,扣除各种费用一年收入不多。可每家都得为这几亩地买农机、农具,大到车辆、犁、耙、水泵,小到钎、锄、镰,缺一样都不行!这种分散的重复投资你说浪费不?”
走进西万村村委会办公室,家具和陈设极具现代气息。墙上悬挂着一块书写着“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新农村建设实验室”的铜质牌匾,这可以看做是该村土地流转工作成功的宣示。
谈起2007年搞土地流转时的情况,田柏树感慨地说:“当时村委会顾虑很大,信心不足,结果证明是干部思想落后了,群众素质比预想的好得多。”据他介绍,根据西万村实际情况,早在2004年村委会就有土地流转的想法,但当时没敢搞。2007年,开始启动土地流转工作时,村委会仍心存顾虑,“只要同意土地流转的群众达不到80%,就不搞”。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代表大会的讨论同意,并用半年时间进行宣传发动工作,结果正式签订流转协议仅用了3天,并且是“100%的群众同意”。西万村由此成为沁阳市整村土地实现流转的村,并因此名声大噪,引起200多家中外媒体的关注。
西万村原有土地2500亩,流转后经过土地平整,效益土地增加到4000亩。随后,村“两委”控股成立了“沁阳市维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公司专门邀请山东省农科院对全村土地进行了整体规划,将村北旱地规划为生态林区,将村南规划为高效农业园区和粮食种植区。
村北的山前坡地原有800亩,经过整治达到2000亩,并栽种了13万棵速生杨,维德公司将其承包给21户村民管理。“再有4年,树木成材后,就算每棵树卖200元,也可实现年亩均1600元的收入,是以前效益的3倍,”田柏树兴奋地说,“村南的粮食种植区,亩产小麦和玉米也分别达到1160斤和1200斤,这是看得见的土地流转效益。”
公司投资建设的300亩农业观光园区已经初具雏形,果树成行、葡萄成架,人工湖波光艳影,一派田园风光。“观光园建成后,借助于便利的交通条件,这里必将成为沁阳市民观光休闲的好去处。”田柏树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