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日俄战争时清政府中立:朝野主张“联日拒俄”(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6月03日 14:26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日军处死为沙俄提供帮助的中国人。当年在日本留学的鲁迅看到记录同样场景的影片,被围观中国人的麻木触动,决定弃医从文。

  尽可能大的一块

  1900年春夏之交,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山西、直隶和东北地区蔓延开来,并得到了清廷的支持。由此引发八国联军从天津大沽登陆,一路攻入北京。

  八国联军之中有沙俄一部,但只是他们入侵中国的一小支部队。真正的俄军主力,是远远超过八国联军总数的十五万人。义和团运动刚刚在东北兴起,沙俄便看到了机会,其陆军大臣说:“这将给我们一个占据满洲的借口。”“中国在衰亡、崩溃,俄国应当利用这一时机,攫取尽可能大的一块。”

  这“尽可能大的一块”,就是整个中国东北。十五万俄军打着镇压义和团、保护东清铁路的旗号,兵分七路,席卷而来。当时,清政府在东北的驻军满打满算不过九万人,根本不是俄军对手。当年10月6日,沙俄军队会师铁岭,占领东北全境。

  即便是在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时候,列强往往也要为自己的殖民侵略找个漂亮的理由。沙俄要修筑东清铁路,打着和清政府共同防御日本的幌子。1897年12月,沙俄舰队开进大连湾,强租旅顺,给清政府的解释是共同协防一个月前占领了青岛的德国。这样的伪饰当然只是空头支票,但清政府一来无力抗拒,二来又看到了“以夷制夷”的空间,都应承了下来,还答应东清铁路开辟一条支线连接旅顺。由此形成了东清铁路的“丁”字形结构。

  而这一次的入侵,沙俄连空头支票都没开。他们俘虏了盛京将军增祺,强迫他在《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上签字画押,规定遣散华兵,交出军火,拆毁炮台,俄国驻军监管奉天行政等内容,完全是赤裸裸的侵略了。

  不过,沙俄还是想给清政府一点儿“甜头”,他们抢先承认流亡西安的慈禧集团的合法性,接受其议和要求,接纳李鸿章为议和代表,甚至第一个向列强倡议从华北撤军。沙俄以为这一打一拉,就会换取清政府承认其对东北的占领。

  后来的历史表明,沙俄这一次错估了清政府委曲求全的底线。

  喻大华说,对清朝统治者来说,放弃东北是一个足以危及其政权存续的严重事件。东北是中原屏藩、京津门户,东北一失,国家安全无从谈起。更为重要的是,东北是“发祥之地,陪都在焉,列圣陵寝在焉,万万无不收复之理。”

  1901年1月1日,清政府任命杨儒为全权大臣,与沙俄商办交收东三省事宜。

  杨儒是晚清外交使节中为数不多的“硬骨头”,往返沙俄谈判十余次,在威逼利诱之下不为所动。俄方不放弃霸占东北的根本立场,杨儒就不签字。直到1902年1月,杨儒在彼得堡病逝,双方谈判也没有进展。

  随着1901年9月《辛丑条约》的签订,获得了巨额赔款的列强陆续撤退侵略军。沙俄已经丧失了赖在东北的理由。在列强的压力下,1902年4月8日,沙俄与清政府签订了《交收东三省条约》,规定俄军在一年半内分三期从东北撤军。

  然而,沙俄根本没有履行条约的诚意,反而利用条约的盲点,大举增加旅顺海军力量。到1903年4月18日,俄国不但停止撤军,还节外生枝地向清政府提出了“列强势力不得进入满洲,俄国参与北满行政管理”等七项撤军新条件。

  沙俄的“新七条”没等到清政府答复,就先招来了列强的一致谴责。他们当然不是在为中国打抱不平,而是不能容忍沙俄独占东北“吃独食”。

  沙俄开给清政府的“新七条”本是双方密谈的内容,怎么会一下子举世皆知?晚清著名的“沈荩案”常常被用来解释这次泄密事件。

  章士钊曾撰文记录“沈荩案”始末。沈荩的身份是“天津某报馆访事”,获悉清政府将与沙俄签订卖国密约,于是设法搞到了“新七条”的内容,公之于众。一时舆论大哗。清政府内外交困,恼羞成怒,慈禧亲自下诏将沈荩“杖毙”。

  沈荩之死极为惨烈。刑部“特造一大木板。而行杖之法,又素不谙习。故打至二百余下,血肉飞裂,犹未至死”,“骨已如粉,未出一声。及至打毕,堂司以为毙矣。不意沈于阶下发声曰:‘何以还不死,速用绳绞我’”。最后沈荩被用绳索勒死。

  因为公开“新七条”而招致杀身之祸,沈荩也常被称作“中国第一位殉职的记者”。但是,清史研究者多对“沈荩案”有不同看法。著名清史专家彭平一、严宏昌都曾撰文质疑沈荩泄露密约之说。历史学者考证的结果是,沈荩早年从事反清革命活动,一直被通缉。而他被残杀是因为被人告发说准备伺机刺杀慈禧。

  沈荩泄露密约以至清廷签约不成的说法,对照清政府始终拒绝沙俄撤军条件的立场也无法说通。事实上,把“新七条”泄露出去的恰恰就是清政府。面对贪得无厌的沙俄,无力对抗的清政府再次祭出了“以夷制夷”的“法宝”。

  当时清驻俄公使胡惟德在给清政府的电报中建议:“窃以七条俄利于密,若事至吃紧,恐不能不密告美、日友好等国,暗为牵制。”军机大臣奕劻也致电驻日公使蔡钧,请“日政府秘邀英、美政府相助。”

  4月18日,沙俄驻华公使向清政府提交了“新七条”,第二天,这些内容就被清政府外务部官员泄露,而且目的性非常明确地泄露给了日本驻华外交官。当天夜里,日本驻华公使内田康哉匆忙拜访奕劻,力劝中国拒绝俄国新条件。

  随后,“新七条”举世皆知。沙俄犯了众怒,千夫所指。一直垂涎同一片土地的日本反应最激烈,很快就对沙俄亮出了獠牙。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