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能否购买减排服务?
政府角色的变化,将促进环保产业向服务业加速转型
以合同减排服务为代表的合同环境服务,有望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在2011年获得国家的重点支持。环境保护部牵头编写的环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在广泛征求意见过程中。有关部门拟在环保领域引入合同环境服务,购买者将包括排污企业和政府。其中,政府采购环境服务将是最大的亮点。
地方政府要改善区域内某湖泊的水质,以前的做法是分头做规划、然后招标工程。今后,这一系列工作都可以由减排服务提供商大包大揽,提供“一条龙”服务,湖泊水质达到合同要求,政府才付费给企业。这就是合同减排的模式。而这个模式,同样可以应用到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过程中。
地方政府采购专业环境服务有着现实的需求。一方面,政府在综合协调上的优势并不代表在污染治理方面的专业性,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再将治理的需求进行简单分解已经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如果不针对环境效果进行投资,没有敢于对环境效果负责的提供商,那么极容易出现环保投入的不经济、投资效率低下,甚至出现花冤枉钱的现象。
专业性、系统性上的欠缺让包括政府、企业的治理用户对采购专业环境服务有着现实的需求,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环保产业中各环节的水平和质量已经有所提高,基本具备支撑服务业发展的能力。但供需双方要顺利“接上头”还是有着现实的障碍。在目前的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可以动用财政资金采购环境治理工程、设备,但还不能采购减排服务。对此,相关的沟通工作、试点即将进行。
据悉,有关部门拟选定在土壤、河流、生态修复等方面进行合同环境服务试点。由于合同环境服务外部性强,不能像合同能源管理那样以能源为计量单位,如何确定受益主体、量化计费标准、完善日后评估,都是试点有待解决的问题。
节能减排能花市场的钱吗?建立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
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2011年伊始,首创集团发布公告,国内水务龙头企业首创股份将在水处理业务上投资60亿元。而环保行业的“巨无霸”——中节能集团也正持续开疆扩土。但这种“不差钱”的状态仍然只局限在国有环保企业中。
一直以来,我国环保产业的投融资体制,都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国债、银行为主要渠道,社会性资金缺少投资通道。而今后几年,这一状况将有望得到改善。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此前透露,“十二五”期间,国家强调以市场化的方式推动节能减排,扩大市场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方式;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实现中央政策指导和资本市场运用的有机组合。
在“十二五”巨大的环境保护资金需求面前,以政府为导向的环保产业投资显然力不从心。而社会资本量大,对于回报稳定的环保市场也有巨大兴趣,关键是如何引导这些资金投入到节能减排等环保领域,这就需要扩大市场融资,创新融资方式。有关部门考虑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建立节能环保产业的投资基金;二是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