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霾伏”之路:区域协调治理空气污染
突围“霾伏”之路
雾是天然的,霾是人为的。雾终将随风飘去,而霾却留在我们的身体里。区域协调治理空气污染,是真正驱散阴霾的根本之道
当2013年的第一场大雾霾笼罩在北京的时候,很多人想起了2012年夏天的那场特大暴雨袭城。
从1月12日下午起,由于点击量激增,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网站出现瘫痪,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指数连续两天冲击500,PM2.5最高达900,污染级别连续维持在“严重污染”的水平。
在我国空气质量指数分级体系中,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300,就属6级空气,被定性为“严重污染”。据统计,1月12日,全国至少有30个城市遭遇6级空气污染。
当日,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不足5个。
寻找“霾源”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增多,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与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降低。
据气象专家介绍,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在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雾霾的形成,并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
“逆温现象出现时,有害颗粒分布在空中,像锅盖一样压着,挥之不去”,对于雾霾天气的出现,武汉市环保局原副局长王家源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霾的出现,说明有颗粒物排放,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比如,如果在云南、贵州等地的农村,由于没有太多污染,这样的天气下只会出现雾,而不会有霾。”
的确,按照北京环保监测中心的数据,1月12日17时左右,北京市很多地区的PM2.5浓度值都达到每立方米700微克以上;23时,西直门北、南三环、奥体中心等监测点PM2.5实时浓度突破900微克,西直门北高达每立方米993微克。
“这些数值意味着非常严重的污染,按照国家标准,PM2.5日均浓度限值为每立方米75微克,有的时段高出了10倍左右。”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种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了解到,自从1月1日我国74个城市按空气质量新标准开展监测并实时发布PM2.5等数据以来,京津冀区域城市中半数以上出现空气质量连续超标现象。长三角区域城市的129个国家网监测点位约有三分之一出现空气质量连续超标现象。其他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监测点位也有不同程度超标。
这和亚洲开发银行报告基本一致。总体上,大城市的空气污染比中小城市严重得多。报告称,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人口在100万至200万之间。此外,在中国局部地区,污染物相互作用,并且与来自附近城市和工业区的污染叠加,形成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