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if]-->
中国新闻社总编辑
章新新
中宣部新闻阅评组组长
卓培荣
国侨办宣传司副司长
李国红
《经济日报》副总编辑
丁士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副总编辑刘晓龙
《中国日报》副总编辑
高岸明
天津《今晚报》海外交流
中心主任任天智
搜狐网副总编辑
魏成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
夏春平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
张明新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
张雷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
刘小青
刘北宪:大家的真知灼见定会烛照我们未来征程

中国新闻社已经走过60年的征程,有必要把自己在60年以来所形成的风格做一个理论总结,我们深感自身没有这样的能力,所以今天请来众多的学界师长、媒介领袖和我们一起,结合新闻界正在深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做这样一次探讨。我相信今天大家的真知灼见一定会烛照我们未来的征程。 [详细]

何亚非:传承“中新风格” 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新闻社已经走过60年的征程,有必要把自己在60年以来所形成的风格做一个理论总结,我们深感自身没有这样的能力,所以今天请来众多的学界师长、媒介领袖和我们一起,结合新闻界正在深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做这样一次探讨。我相信今天大家的真知灼见一定会烛照我们未来的征程。 [详细]

翟惠生:对外传播应做到“三个契合”

一是对外传播要和政治契合,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头脑清醒,和中央的意志、国家利益必须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对外传播要和科学契合,要和具体的、狭义的科学契合;三是对外传播要和文化契合,要坚持、宣传好自己的价值观。 [详细]

郭卫民:改文风 外宣媒体取得新进展

文风对媒体至关重要,决定着新闻报道的传播力,也决定着媒体的影响力。中新社已走过60年发展历程,成为对外传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新社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新风格”,这种风格不仅得到海外华文媒体和广大华侨华人的认可,也在国内外同行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口碑。 [详细]

赵天晓:文风塑造媒体风骨和新闻品质

中新社长期以来以民间的面目出现,主要是面向海外华人华侨传播有关中国的信息,不断探索跨文化的传播手段和途径的变革,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新风格”,在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团结海外华人、传播中国文化、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详细]

时统宇:研讨“中新风格”不是怀旧,是为向前看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历程中,我们对“中新体”仍然怀有敬意。今天研讨“中新风格”,我认为更多的不是怀旧,不是为了向后看,而是为了向前看。现在140个字的各种“体”确实给我们考察当年的“中新体”、“新华体”等等提供了非常现实和现成的、手里就有的、摁几个键就能看到的新的参照系。[详细]

以往我国一些媒体对外传播往往说教内容多,宣传腔重,主要表现为程式化内容多,人情味东西少;抽象的表述多,具体的细节少;空洞的言论多,生动的事例少;枯燥的数字多,鲜活的事物少。中新社在文风建设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报道十分注重语言清新活泼,不拘一格,文章形式多样,体现出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赢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详细]

纵观中新社新闻报道,最突出的特色在于:在写作方面注重与海外读者的接近性,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题材进行报道;充分调动各种新闻手段,尽可能地生动活泼,使海外读者喜闻乐见。60年来,国际舆论环境和海外媒体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新闻社的采编人员也换了几代人,但中国新闻社的精神和风格却一以贯之地传承下来,并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详细]

范东升:与时俱进为“中新风格”注入新内容

作为中国主流媒体的佼佼者,中新社也需要与时俱进、锐意改革,为“中新风格”注入新的内容,不断探索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报道方式和运作方式。我相信有中新社创办以来的优秀传统,有60年的巨大丰富经验,有一支杰出的新闻队伍,中新社一定能够应对时代挑战,赢得更多的读者,在新的历史阶段再创新的辉煌。 [详细]

陈小川:国家利益不能只由一种声音传播

对于“中新风格”,我更愿意把其理解为中新社的新闻价值观。当传播一种新闻的时候,我们可以传播的是同一种国家利益,但是我们不需要传播同一种声音。因为同一个国家的利益并不只能由一种声音来传播。所以,我想“中新风格”和中新社新闻价值观,应该成为我们大学和新闻研究机构的理论课题。 [详细]

今天研讨“中新风格”,我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是值得我们当下的新闻从业者继续实践。第一,敬业精神。一代代中新人,尤其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中新人对新闻事业都十分执著。当时条件根本不如今天,但是对一篇报道、一段话,甚至一词一句,那样一种负责任、执著的精神是做好新闻报道的根本,也是“中新风格”的根本。 [详细]

中新社实际上就像在官方媒体的旁边,发挥了一种“蓝牙传播”的作用——是中央声音和受众需求之间的“蓝牙”,设计更巧妙,更加贴近受众需求和喜好,实践着民间渠道、特色文化传播的战略。中新社的风格体现了跨文化传播的实质性内涵,不仅能够跨越国家和地区的边界,还能跨越文化,起到了国际传播中的变压器效果,让中国的声音能够有效地进入他国的舆论环境。 [详细]

郭招金:“中新风格”是中国新闻社的文化血脉

“中新风格”从字面理解是一个文风的问题,在中国新闻社人理解则是中新社的精神,是中国新闻社的文化血脉。今天我们的传播格局,我们的媒体业态跟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国际、国内是两个舆论场,我们国内也有两个舆论场,一个是由我们主流媒体形成的舆论场,一个是新媒体形成的舆论场。几个舆论场之间有交汇、有融合,更多是碰撞。在这种新的媒体业态下,中新社怎样发扬“中新风格”,怎样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这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很大的问题。 [详细]

李雅芳:“走转改”创新对外传播的方式和方法

“走转改”都是新形势下创新对外宣传的一种方式和方法,是实现更好对外宣传的手段,同时也是打造外宣队伍富有成效的途径。因为“走转改”给从事外宣工作的媒体和年轻人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国情的机会,只有这样一批懂国情,并且懂国际传播规则的人做对外传播,才能真正达到对外传播的效果。对外宣媒体来讲,“走转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为一直我们是这样做下来的,而且将来也会这样走下去。[详细]

喻国明:要把老百姓搁在传播的中心位置

我们要追求老百姓的认同,只有认同才能产生效果。在讲任何道理,摆任何事实面前,我们必须要有这样一种关系认同的营造意识,只有通过我们形成的传播,有温度、有温情的传播,营造一种感情共振和关系认同,我们的道理才能真正说服大众。这就是要把老百姓搁在传播的中心位置上,要尊重他们,要关切他们,这就是所谓真正意义上的今天传播价值的营造。 [详细]

马为公:对外传播需要思考我们有没有读懂世界

和世界对话的时候,我个人认为是要读懂世界,当世界想了解我们的时候,我们是否了解了世界。当我们在思考对外传播的时候有没有读懂这个世界,知不知道怎么样和世界对话,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中新风格”的核心理念和价值。“中新风格”就是因为中新社的人、这个团队明白他们的受众是谁,他们读懂了世界,读懂了受众,所以才形成了自身的“中新风格”。 [详细]

毛群安:希望媒体继续关注医疗保健这一民生重点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盛会,有机会见到这么多新闻宣传部门的领导,主流媒体的老总,传播研究教育界的权威。我在部门里做新闻宣传工作,既是你们的学生,也是帮扶对象,跌跌撞撞地做了几年新闻宣传工作,应该说在工作接触过程中和中新社的领导和记者有过交流,也确实感受到中新社独特的作风。借中新社提供的机会,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民生重点——医疗保健。 [详细]

史安斌:“走基层”报道有助延伸全球传播视野

“走基层”相似选题最近成为国际新闻和同行关注的对象。外国媒体对这个题材的挖掘也在增。“走基层”报道应该成为通过讲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来发掘更多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的“公民英雄”,来探索对外传播新模式和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走基层”报道应该成为顺应以“全球、全民、全媒”为主轴的一个参与国际新闻理论界和实务界文明对话的切入点。[详细]

潘堂林:美在“更新闻”

“更新闻”在不同媒体生态下有不同的时代要求,上世纪50年代我们要求“更新闻”,很容易做到。但今天到了网络传播,到了自媒体时代,“更新闻”有了更高的要求。整个新闻界借鉴“中新风格”,向着“更新闻”前行,是中国新闻传媒界面临的更大选题。世界正在从小缩到微小,中国主流媒体借鉴中新风格“更新闻”的追求,让主流声音被更多人接受,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是当今中国传媒人适应传媒生态变化的唯一选择。 [详细]

黄瑚:中新社的黄金发展时期

60年过去了,传媒环境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在今天讨论“中新风格”和新闻文风改革的时候,首先要传承“空话不说”、“假话不说”,这些还要继续传承下去。讲故事当然还要讲下去。但是有些东西可能在新的条件下要有变化,比如继续要讲故事,但是故事要有思想、有观点,所以今天要写的报道不是短新闻,应该是深入报道。中新社大发展可能要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要有一批新型人才。 [详细]

王咏赋:“众声喧哗”时代专业新闻机构如何取胜

“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到来,新闻传播平台可以说是一种“泛在化”,人人可得,人人可用。要保持现有的优势地位甚至创造更大的优势,首先要把专业新闻传播机构的牌子打造得更亮,在“众声喧哗”当中,作为专业从事新闻报道的机构,它的可信度、权威性和信息灵敏度是个人不可取代的。 [详细]

赵振祥:“中新风格”致力于建构民间话语体系

中新社的“中新体”和“中新风格”,若干年来一直致力于建构一种民间话语体系或者新闻界的话语体系,这在当下来说是提升传播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我甚至在想,倡导中新社的“中新风格”,和提倡的“三贴近”和“走转改”实际上是殊途同归的。 [详细]

闵大洪:受众对主流媒体的作用更加期待

在今天海量信息和信息迅速更替的状况下,受众其实对主流媒体应该发挥的作用有着更大的期待。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不缺位、不失语,实时有力的舆论监督,阐述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关注弱势族群,凝聚社会共识。只有这样国内外的受众才可能更乐于倾听中国主流新闻媒体的声音。在业务层面,要坚守新闻必须真实、客观、准确、全面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运作,不断提升公信力和权威性,只有这样,国内外的受众才可能对中国主流新闻媒体的报道更加信服。 [详细]

邓炘炘:发扬中新社的优良传统和专业态度

中新稿的落地对象在境外,通稿、专稿、专版、图片以及其他服务等皆如此,用户采用不采用,全看质量;因此中新稿件要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对象,还要有不同层次的政治色调和灵活视角。几十年来,中新社坚守新闻报道,其核心业务和运行主体始终没有偏离新闻报道主业,是国内新闻专业氛围和情结最浓的传媒机构之一,也是中新社之所以成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根本点。中新社本身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在国内外传媒业界中,恐怕难觅第二家。[详细]

今天讲“走转改”,走基层这一点,可不可以把它转一转,叫做“在地化”。中国新闻社怎样“在地化”?我觉得“在地化”是一条很好的路径。假如今后媒体首先让当地人感兴趣,觉得跟他们有关,然后再逐渐建立起一个可信度,可信度的瓶颈打破以后,我们的话语权、形象塑造、全球影响力,以及由中新社带起来的中国传媒的软实力将更强,这是我的新期待。 [详细]

经过60年的摸索,中新社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报道手法。中新社的新闻努力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贵在一个“新”字。在事实准确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对外宣传,同西方舆论争分夺秒,在国内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中新社必须义不容辞地先发制人,抢在西方舆论的前面把事实报道出去,让西方对中国的造谣、中伤失去市场。[详细]

以我粗浅的认识,“中新风格”实际上是三种回归。一个是从官本位意识形态向以民为本的回归;还有向新闻本身回归,就是体现新闻自身的价值;还有就是对市场规律的回归,这点对凤凰卫视这样的媒体来说更为明显,越来越多的内地媒体也有这方面的体现。 [详细]

中新社的文风到底有什么样的内核呢?我觉得中新社新闻主要有三条:内容上是中国的话题,它都是讲中国的故事;但是主要寻求那种具有普世性的话题,要相信人有普世性的价值追求;报道用的是民间话语,这是很独特的风景——平等、平实、平民的视角。[详细]

“中新风格”就三个字——“短、快、活”,现在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短不过微博,快不过网络。第二个挑战更为严峻。文风有问题,假话、空话、官话、套话,还有狠话、硬话。这种情况下,还要讲白话,还要讲真话。希望大家70年的时候再谈“中新风格”,建议改一个字,“中新风骨”。[详细]

目前不管是新闻一线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实践单位,还是我们学界、研究机构、大学院校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播的形式在变,我们也必须跟着变,因此我们必须经常共同研究传播现实给我们提出的挑战,以利于我们业界和学界共同进步。预祝中新社在未来发展中越走越好。[详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