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if]-->
郑保卫:中国媒体如何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赢得主动
以往我国一些媒体对外传播往往说教内容多,宣传腔重,主要表现为程式化内容多,人情味东西少;抽象的表述多,具体的细节少;空洞的言论多,生动的事例少;枯燥的数字多,鲜活的事物少。中新社在文风建设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报道十分注重语言清新活泼,不拘一格,文章形式多样,体现出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赢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详细] |
程曼丽:中国新闻社的精神和风格一以贯之
纵观中新社新闻报道,最突出的特色在于:在写作方面注重与海外读者的接近性,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题材进行报道;充分调动各种新闻手段,尽可能地生动活泼,使海外读者喜闻乐见。60年来,国际舆论环境和海外媒体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新闻社的采编人员也换了几代人,但中国新闻社的精神和风格却一以贯之地传承下来,并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详细] |
肖勤福:文风反映新闻从业者对读者的态度和立场
今天研讨“中新风格”,我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是值得我们当下的新闻从业者继续实践。第一,敬业精神。一代代中新人,尤其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中新人对新闻事业都十分执著。当时条件根本不如今天,但是对一篇报道、一段话,甚至一词一句,那样一种负责任、执著的精神是做好新闻报道的根本,也是“中新风格”的根本。 [详细] |
姜飞:“中新风格”体现“蓝牙传播”和跨文化传播
中新社实际上就像在官方媒体的旁边,发挥了一种“蓝牙传播”的作用——是中央声音和受众需求之间的“蓝牙”,设计更巧妙,更加贴近受众需求和喜好,实践着民间渠道、特色文化传播的战略。中新社的风格体现了跨文化传播的实质性内涵,不仅能够跨越国家和地区的边界,还能跨越文化,起到了国际传播中的变压器效果,让中国的声音能够有效地进入他国的舆论环境。 [详细] |
“中新风格”从字面理解是一个文风的问题,在中国新闻社人理解则是中新社的精神,是中国新闻社的文化血脉。今天我们的传播格局,我们的媒体业态跟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国际、国内是两个舆论场,我们国内也有两个舆论场,一个是由我们主流媒体形成的舆论场,一个是新媒体形成的舆论场。几个舆论场之间有交汇、有融合,更多是碰撞。在这种新的媒体业态下,中新社怎样发扬“中新风格”,怎样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这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很大的问题。 [详细] |
“走转改”都是新形势下创新对外宣传的一种方式和方法,是实现更好对外宣传的手段,同时也是打造外宣队伍富有成效的途径。因为“走转改”给从事外宣工作的媒体和年轻人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国情的机会,只有这样一批懂国情,并且懂国际传播规则的人做对外传播,才能真正达到对外传播的效果。对外宣媒体来讲,“走转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为一直我们是这样做下来的,而且将来也会这样走下去。[详细] |
我们要追求老百姓的认同,只有认同才能产生效果。在讲任何道理,摆任何事实面前,我们必须要有这样一种关系认同的营造意识,只有通过我们形成的传播,有温度、有温情的传播,营造一种感情共振和关系认同,我们的道理才能真正说服大众。这就是要把老百姓搁在传播的中心位置上,要尊重他们,要关切他们,这就是所谓真正意义上的今天传播价值的营造。 [详细] |
和世界对话的时候,我个人认为是要读懂世界,当世界想了解我们的时候,我们是否了解了世界。当我们在思考对外传播的时候有没有读懂这个世界,知不知道怎么样和世界对话,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中新风格”的核心理念和价值。“中新风格”就是因为中新社的人、这个团队明白他们的受众是谁,他们读懂了世界,读懂了受众,所以才形成了自身的“中新风格”。 [详细] |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盛会,有机会见到这么多新闻宣传部门的领导,主流媒体的老总,传播研究教育界的权威。我在部门里做新闻宣传工作,既是你们的学生,也是帮扶对象,跌跌撞撞地做了几年新闻宣传工作,应该说在工作接触过程中和中新社的领导和记者有过交流,也确实感受到中新社独特的作风。借中新社提供的机会,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民生重点——医疗保健。 [详细] |
“走基层”相似选题最近成为国际新闻和同行关注的对象。外国媒体对这个题材的挖掘也在增。“走基层”报道应该成为通过讲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来发掘更多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的“公民英雄”,来探索对外传播新模式和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走基层”报道应该成为顺应以“全球、全民、全媒”为主轴的一个参与国际新闻理论界和实务界文明对话的切入点。[详细] |
“更新闻”在不同媒体生态下有不同的时代要求,上世纪50年代我们要求“更新闻”,很容易做到。但今天到了网络传播,到了自媒体时代,“更新闻”有了更高的要求。整个新闻界借鉴“中新风格”,向着“更新闻”前行,是中国新闻传媒界面临的更大选题。世界正在从小缩到微小,中国主流媒体借鉴中新风格“更新闻”的追求,让主流声音被更多人接受,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是当今中国传媒人适应传媒生态变化的唯一选择。 [详细] |
60年过去了,传媒环境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在今天讨论“中新风格”和新闻文风改革的时候,首先要传承“空话不说”、“假话不说”,这些还要继续传承下去。讲故事当然还要讲下去。但是有些东西可能在新的条件下要有变化,比如继续要讲故事,但是故事要有思想、有观点,所以今天要写的报道不是短新闻,应该是深入报道。中新社大发展可能要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要有一批新型人才。 [详细] |
在今天海量信息和信息迅速更替的状况下,受众其实对主流媒体应该发挥的作用有着更大的期待。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不缺位、不失语,实时有力的舆论监督,阐述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关注弱势族群,凝聚社会共识。只有这样国内外的受众才可能更乐于倾听中国主流新闻媒体的声音。在业务层面,要坚守新闻必须真实、客观、准确、全面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运作,不断提升公信力和权威性,只有这样,国内外的受众才可能对中国主流新闻媒体的报道更加信服。 [详细] |
中新稿的落地对象在境外,通稿、专稿、专版、图片以及其他服务等皆如此,用户采用不采用,全看质量;因此中新稿件要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对象,还要有不同层次的政治色调和灵活视角。几十年来,中新社坚守新闻报道,其核心业务和运行主体始终没有偏离新闻报道主业,是国内新闻专业氛围和情结最浓的传媒机构之一,也是中新社之所以成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根本点。中新社本身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在国内外传媒业界中,恐怕难觅第二家。[详细] |
曹顺庆:“在地化”提升媒体可信度
今天讲“走转改”,走基层这一点,可不可以把它转一转,叫做“在地化”。中国新闻社怎样“在地化”?我觉得“在地化”是一条很好的路径。假如今后媒体首先让当地人感兴趣,觉得跟他们有关,然后再逐渐建立起一个可信度,可信度的瓶颈打破以后,我们的话语权、形象塑造、全球影响力,以及由中新社带起来的中国传媒的软实力将更强,这是我的新期待。 [详细] |
诸有钧:我对中新社“从一而终”
经过60年的摸索,中新社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报道手法。中新社的新闻努力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贵在一个“新”字。在事实准确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对外宣传,同西方舆论争分夺秒,在国内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中新社必须义不容辞地先发制人,抢在西方舆论的前面把事实报道出去,让西方对中国的造谣、中伤失去市场。[详细] |